登录 注册
浏览:804 评论:5

【经验搬运】375分圆梦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专硕
1楼

375分圆梦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专硕


当你拼命想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别人的对手,或者说,别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了,不管是谁,只要下了这个决心,他就会立刻觉得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而他的视野也随之开阔了。考研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件我拼了命想要完成的事,但考研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持久战,在这途中,它可以摧残你的意志,磨平你的耐性,让你的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可一旦你忍受住了‘孤独’,那就可以披风斩棘,笑到最后。
我在考研期间,得众多良师益友的帮助,少走了很多弯路,今能成功圆梦,考取心中理想的学校专业,迫不及待想跟后来之人分享我的经验,希望也能助你们一臂之力。
我的本科院校不算太好,双非院校,在众多名校中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但其实考研相对公平,只要你的分高,就能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
一选择院校
选择院校非常重要,对未来研究生的方向,就业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选择一个心仪的院校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从大三开始就致力于从事神经内科,所以报考院校的时候选择了全国神经内科十分有名的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特别是近年来在王拥军教授团队的带领下,天坛医院取得了一系列殊荣,在《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神经病学)》中排名第一位,在《2017年中国医院排行榜》(复旦版)中神经内科排名第二。荣誉和困难是成正比的,一个越好的院校竞争就越大(今年报考基本情况后文会详细阐述),但我义无反顾报考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内科。




二 初试
时间表:


我的时间大概按照上图进行,只不过后期英语安排比较自由,大多数是在听朱伟的网课和订正真题。不过我每天都要确保一上午的时间全给英语,因为英语底子不好。西综也有些出入,第一轮我按照每个系统为单位复习,系统顺序是以生理上上的顺序,比如说,第三章生理书是血液系统,学完生理该章节内容后,我就开始复习内科的血液系统,直到把每个本书有关血液系统的内容学完后再开始下一个系统的学习。比如第四章循环系统我就是依次以,生理—病理—内科—外科为顺序来复习,依次类推,直到学习完所有知识。生化单独复习,每轮放在最后一科复习。第二轮复习我没按照系统复习,而是按科目复习的。第二轮我直接开始背贺银成,但我说的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看上去比较机械,但其实不把知识背到那就不能说是掌握了它。所以我其实第二轮把贺银成上下整整背了一遍。
英语篇--------英语基础不好不代表考研英语也不好
说一下我的英语基本情况,我的英语基础很不好,在大学前四年几乎从未主动学过英语,没有背过单词,害怕学英语,闻英语丧胆的程度。英语四级436低分飘过,六级考了5次都没过,大四下那次英语六级考了402分,是前四年六级分数最高的一次,但也依然没过。也正是因为英语六级没过,我无缘保研。那段时间对我打击其实挺大的,因为英语我错过了一次保研的机会,所以我下定决心不再让英语变成我的后腿。我相信很多人有着我一样的经历,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们,学英语多迟都不晚。
单词 《2019考研词汇速记指南》 《恋练有词》 《1575》
我是从大四下开始有了一点我该把英语提上来的意识,但对很多人来说,英语学习是枯燥的,最讨厌的就是背单词,记了忘、忘了就不想记了。当时我的好朋友给我推荐了刘一男老师,说他有记英语单词的方法,可以在乐趣中学习英语。我就去买了一本他的《2019考研词汇速记指南》,这本书也算是我的单词启蒙了。刘一男老师上课比较风趣,对我这个对英语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人来说还比较有帮助,但对一些英语基础比较好的人来说可能不大适用。学这本书的时候还在上大四下的课,时间不多,大多下课的时候拿出来翻一翻,用他的方法反复在A4纸上默写。到了正式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也就是7、8月份,我开始看一些英语单词的视频,比如何凯文、朱伟的视频,对我真正有帮助的其实是朱伟的《恋练有词》,我把视频里讲到的每一个单词都整理到单独的本子上,朱伟的视频讲得很好,虽然恋恋有词这本书本身的单词比较简单,但他会在视频里拓展很多词,把这些拓展的词全都背下来我觉得就很厉害了。我还关注了何凯文的微信公众号,里面每天会推送“每日一句”,不仅可以练语感,掌握一下知识背景,还可以积累单词,解决长难句。最后我总结了三本笔记本的单词,记单词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即使今天你遇到了昨天才写下的词,只要你忘了或者记得不熟你都可以再写一遍。我这个人比较奇怪,用手机上那些app背单词从来没有成功过,但是用抄写总结到笔记本上每天早上再来背效果就出奇的好。我觉得背单词是我英语提升最重要的原因。所以想提高英语的小伙伴一定要先找到属于自己背单词的
阅读 《张剑黄皮书》
英语的阅读者得天下,而阅读的基础就是单词量,没有单词量一切投机取巧的办法都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我认为单词量上来了,再结合一些网课老师的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从8月份以后开始做套卷,刚开始做张剑的黄皮书我做的很不好,大阅读20个可以错10个甚至更多,我觉得这跟单词量少有关,所以我每做一套卷子,对完答案后,先按自己的想法再回文中找,看自己能否找到正确答案。然后再把每一篇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查出来,记在笔记本上,每天早上背诵。查完单词后,再通读一遍文章,这一次就尽量把正确答案全找出来,每一个正确选择知道对在哪里,哪一个词是替换,每一个错误答案知道错在哪里,和原文哪里不相符。做到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还是不能理解答案的来源,就可以看参考答案的解析,或者看网上一些讲解视频。我看的伟林出版的对历年真题的解析视频,我觉得讲阅读的章进林老师讲得还不错,讲得很细,我比较喜欢他上课。他会教一些方法,但大多数还是通过文章含义来找到正确答案。在一定的单词积累和方法积累后,我的大阅读在后期一般稳定错在2-5个左右,最后考研大阅读错了4个,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了。
完形填空比较考查英语基础是否扎实,有些英语基础好的同学不用怎么练都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我的英语底子较差,所以每一套完形填空我都是认真对待的,里面涉及到的所有词组、连词的单词含义和用法都最好掌握,因为有些连词是会重复考察的。完形填空分值不算高加上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都还比较简单,大家认真准备肯定没多大问题。最后考研我的完形填空错了五个。
新题型比较玄幻,有时候可以全对有时候可以全错,新题型考察大家的语感和逻辑思维比较多。这个在短期是比较难练上去的,最主要还是看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般难的时候大家都不会,简单的时候大家都会,所有新题型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包括做题的时候也尽量别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大家也不用因为不会做新题型太苦恼,因为大家都是一个样子。2018年新题型就空前困难,好多学姐学长都全军覆没,但2019年的新题型就很简单,周围好多同学包括我都是全对。
张剑黄皮书建议吃透,里面每一个单词都得记下来,最好能背下来。我做了两遍真题,但其实我觉得第一遍真题是最有用的,第二遍主要拿来检验单词是否记牢,每个选项是否知道所以然。第二遍因为有印象了,所有做题速度就很快。总而言之,阅读的关键还是在单词,希望大家好好背单词。
翻译 《张剑黄皮书》
翻译我没有专门买书,就是做套卷,也可以看看何凯文的长难句讲解,里面一些方法还行,但要实练才行。只知道方法不实践其实也没多大用,我就是一个例子,以至于我的考研翻译做得很不好。
作文 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作文》
道长(王江涛)在考研作文中的地位大家应该很清楚,我觉得基本上人有一本他的高分作文书,早上,饭后,我都可以在楼道上看到很多人拿着道长的书在哇哇的背。而道长也说作文就是背出来的,听上去虽然死板,但其实就是那个理。背诵的过程就是在积累,里面的高级用法通过背诵也能自行运用。比背模版好多了,特别是北上广地区的高校是反模版的,用模版分会很低,加上本来这些地方的英语作文也会压分,所有更是要下功夫才行。我一共背了20+篇大作文,基本上是背真题的作文,也背了几片道长的预测作文。一般一周背3篇左右,背完了用A4纸默写下来,作文也很容易就忘了,第一遍背到了不算背到了。要做到背熟,所以要反复循环着背。除了看道长的书,我也看扬帆达老师的视频,他的范文没有道长的难,相对好背一些。不同程度的同学可以参考着背。最后考研我背到了原文,所以两篇作文30分钟就做完了。为我后来做阅读争取了很多时间。所以,背作文真的有用,只要做了,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政治篇--------跟好徐涛不掉队
我的政治开始得比较晚,9月份才开始看视频,刚开始没经验,在网上找了肖秀荣的视频,后来发现看肖大大的视频我很容易走神,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看徐涛老师,看了徐涛老师的课程后我才后悔没有早点认识这个风趣幽默,实诚可靠的老师。我是从他的强化班开始听的,徐涛老师讲课重点突出,容易理解,关键是他还会卖萌!从他的视频开始爱上他,后来买了他一系列的书包括《核心考案》《通关优题库》到后来的《徐涛8套卷》《小黄书》。一路跟着徐涛老师,觉得很值得。他的刷题班我听了不下5遍,每天中午下午吃饭听,晚上睡觉听着入眠。他讲的很多方法都挺实用的,后来政治选择题得了38分,虽然不算太高但我也很满足了。
选择题我就听徐涛的刷题班和做肖大大的1000题。以及后期的肖8,肖4,徐8。
大题我只背了肖4里的20个大题(很不好背,我背了三遍才能记住。)然后听了徐涛的解题技巧。最后考试几乎全考到了,除了最后一个大题没押到。最后说一点,北京政治确实挺压分的,最后我的主观题得了31分,刚及格。
综上所述,跟好徐涛老师,政治就不怕了。

西综篇-------理解加记忆
因为时间原因,我的西综只复习了两轮,第一轮以听视频+看贺银成为主。第二轮就直接开背贺银成上的重点。基本上算是把贺银成上下背了一遍。因为我看书不容易抓住重点,所以书本对我只是一种辅助作用,在所有解析都看不懂的情况下我才会去翻书上的知识来解答疑惑。
推荐书籍:贺银成全套,北医黄皮书,绿皮书模拟卷10套,傲视天鹰押密三套卷。书本(参考作用)
生理:刘忠宝视频
生理作为基础之基础,我首先就是从生理开始复习。也是为以后学习内科打好基础。
刘忠宝讲生理是公认的厉害,他主要讲原理,讲的比较深入,如果不看书直接去听他的课你会发现听不懂,觉得他讲的挺跳跃的的,但如果你提前看一遍书,你会发现他讲的非常好。把每一个为什么都讲的那么透彻。不仅是讲课,他是不是的鸡汤对考研疲惫的我也起了一定的激励作用。第一轮边听视频边做在贺银成上做笔记,听完一章的视频,我会停下来,再把本章节的内容捋一下,大概记一记。然后就开始做黄皮书上对应章节的题目,作为检验学习的成效。如果有时间我还会做贺银成同步练习,但这个是看心情。第二轮,第二轮的第一本书也是生理。我直接按照贺银成上的顺序开始背上面的重点知识,我觉得都挺重要的,所有我把贺银成生理全都背了一遍。
病理:王强视频
病理是一个以背诵为主的科目,重点突出,知识点比较固定。我个人认为比较好学。第一轮我也是看视频加看贺银成加黄皮书。第二轮第二本书就是病理,病理的知识点单背好背,但背完一整本后会发现很容易混淆,这就需要通过做题不断的去强化记忆。找到每种病变的特点。
内科:隋准视频;刘忠宝视频(循环系统)
前面的打好了基础就可以开始复习内科了,内科知识面更广,涉及的内容更多,所以要求大家充分掌握生理病理的基础知识,这样学习内科才能把知识串起来。第一轮:听隋准的视频,隋准的内科讲得很细,光内科视频就有90+个,把他的所有视频都听一遍,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与此同时结合习题查漏补缺。第二遍,贺银成,内科的贺银成不太好背,建议病理机制以理解为主,病因只背大条。其他尽自己所能。
外科:徐琦视频
外科第一轮看徐琦视频加贺银成书,加黄皮书。大方向和学习生理病理内科是一样的,但外科我复习得不太好,可能是因为徐琦讲得中规中矩,没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个人拙见)第二轮也是背贺银成,但外科我没背的那么严格,所以后来考研的时候外科病例题做的不太好。
诊断:诊断我没有单独复习,但是有单独听隋准讲心电图,听了2天课,隋准的心电图讲得很好,讲原理。听了他的课后我基本的心电图都可以辨别了,可惜今年考研没有考心电图。
生化:刘不言视频
生化是非常容易忘的科目,第一轮我看了刘不言的视频,把他课上讲的知识点重点全都自己记在了笔记本上,每一个反应的全过程,每一个酶,画了各种表格。第一轮过后其实也没多大印象。第二轮复习的时候第一轮复习的知识几乎全都忘了,但好在还有笔记本,我就直接背笔记本上的重点,然后做题。生化是在最后的最后才复习的,那时候离考研仅剩一个月的时间,我花了10天时间把生化背了一遍。所以最后我只留了20天给自己做西综套题。

西综套卷:最后20天开始做套卷,开始做套卷的时候发现自己之前背的东西基本忘完了,这时候心态就很容易崩溃,但是一定要稳住,因为大家都是这种情况,你不是一个人,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正常的情况,因为你做题的时候会发现,即使你可能没背过这个知识,但是你可以推理出正确答案。没做完一套卷子,就马上订正,查漏补缺。我一天做一套真题,一套绿皮模拟题。做真题可以做到260+分,做模拟题可以做到250—260分不等。因为时间不太够了,我就做了10套真题,绿皮书的是套模拟题做完了。这20套题我花了大概13天时间。最后几天我做了傲视天鹰押密三套卷第一套卷做了230+分,第二套卷做了240+分,第三套卷做了250+分。还在网上下了去年的李睿押密三套卷。然后把错误的订正了,再加深印象。到后来你会发现,你可能都忘了,但你依然能选对正确答案。这就是题感出来了吧。
最后今年考研我的西综考了236分。比医考帮的估分多了10分。不算太高,但我也很满意了。
三 复试
初试成绩在2019年2月15日开始全国各地依次公布,首都医科大学比其他高校成绩公布普遍偏晚,是2019年2月16日早上10点准时公布,研究生官网会提前回公布初试发布时间。等待初试的日子非常煎熬与焦灼,2月16日早上10点我准时查到了自己的成绩375分,有点超出自己的预料,比我自己估分高10几分,不过英语主观题果然压分比较严重。知道初试成绩了后就是准备复试和联系导师了。大家可以在官网里去查导师的邮件。天坛医院的导师比较看重考生初试是否报考自己的方向,所以大家初试报考研究方向就一定要慎重。可以依据研究方向去官网导师资料找到对应的导师名字和邮件来联系。一般先联系自己初试报考的老师,但如果自己觉得没多大希望录取初试报的导师也可以找其他老师,因为这也是学生和老师的双向选择,最终结果还是调剂了一些。
复试准备:
专业课《神经病学》,推荐第三版八年制神经病学,涉及到常见病:脑血管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痴呆、中枢/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神经病学的一般检查(我们还考了脑电图,但大家都不会,看不看自己考虑) 操作:只有腰穿
英语:口语,专业英语,VOA慢速、常速听力,导师的英语文献。
英语自我介绍,我是在室友的帮助下完成的自我介绍,并且请了一个学英语的同学帮我读了一遍,每天听他的语音模仿,学他的语调。然后读给他听,再让他纠音。
正式复试
我们专业复试战线拉得比较长,从3月26号开始报道到4月2号面试结束
我的初试排名全专业第四,今年我们招8个人,但是复试比例大大提高,为1:2,所以是16进8,压力还是挺大的。最后一名分数为360(据我所知,但出入不大),所以今年天坛医院神内的院线就为360分。
笔试:3月27日早上8:30开始
分为专业知识和英语翻译各50分,一共2个小时,时间还是比较紧的。
专业知识:10个选择题(2分一个)考了1右侧内囊出血的瘫痪类型—左侧硬瘫2第二常见的痴呆属于哪种类型—血管性痴呆3一个脑电图的知识4垂腕损伤的哪根神经—桡神经。还有一些我不大记得了,总的来说我觉得考得挺偏的。都是半猜半做的。
3个名词解释:体象障碍、一个半综合症、阿罗瞳孔
两个大题: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以及治疗
二帕金森病治疗的药物及其副反应
英语翻译,两个英翻中,第一个比较简单,专业名词比较简单,第二个比较难,专业名词比较难,考了颈内动脉的解剖,还考了甲状软骨这个词。
一个中翻英,比较简单,中风的流行病学和预防,不是很专业,几乎没用到专业名词,只有发病率和死亡率、胆固醇比较专业,其他的都比较简单。
交卷后马上就是心理测试,大概做20分钟,做完后老师交代了一下面试的时间,上午就结束了。
操作:腰穿,下午1:30开始
16个人抽签,分为两个房间,一个房间8个人,我抽到12号,第六个进去,考场的老师很和蔼,全程微笑着看**作,我当是挺紧张的,一边背台词一边操作,我们是一次性腰穿包,除了碘伏和洗手液其他东西都在一次性包里。所以一定不能违背无菌原则,具体操作可以参照贺银成的视频,网上也有视频和操作细节。模型挺小的,我进去都没分清楚哪年是臀部,但是可以根据模型上的针眼直接定位。值得一说的是,一次性腰穿包里真的有测压管,一定要亲自测压。我之前没见过一次性腰穿包以至于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测压管,测压管是透明的,很容易忽视,所以大家最好提前熟悉一下。操作结束后,记得给老师说谢谢。
面试:4月2号,早上8:00开始
我们到了后在会议室外面走廊上等,接着是签到和抽签,我抽到12号,一共15个人(有一个同学放弃了没有来)。老师会提前让我们单独在一个门口坐着准备,准备时间10分钟左右,在准备期间负责老师会给一个病例,让你提前思考,但是不能用手机也不能和其他人交流。下一个同学出来后就进去,进去要带上自己的简历,一般带十份左右,有专门的老师帮你分发简历。
面试流程:
1:1分钟左右的英语自我介绍(发音标准,声音洪亮)
2:听一段2-3分钟的英语听力,再用中文复述大概含义
VOA的内容不仅是医学相关的,各种话题都有,我的就是一个关于海洋污染的话题。建议大家可以下载一个VOA的app,里面每天都会推送一篇英语文章,各种话题的都有。在当时的情况有点紧张,可能听不大懂,但是不要慌,能听多少是多少,抓住关键词,围绕关键词进行阐述,尽量表现的有信心一点。
3:对之前的病例进行解答
我的是一个急性脊髓炎的病例,要求是定性诊断,定位诊断,诊疗计划。
诊疗计划尽量完善:包括进一步辅助检查,对症治疗,对因治疗,与家属沟通,请示上级医师等,就按实习的步骤来就没问题了。
其他同学考了病毒性脑炎,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急性脑梗死,癫痫等。都包括定型定位诊断以及诊疗计划。有的疾病,比如脑出血或者脑梗会给一个脑部的CT图片,有一个同学还有脑电图。不过疾病都比较常见。我们这届没有单独考心电图和胸片。还算比较简单
4:老师提问。回答完病例后,有的老师会提一些关于你简历上的问题,都不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聊的很随意,基本上没有回答不上来的情况。老师问了我六级考了多少分?为什么考四级营养师?父母的工作是什么?对心理学感兴趣吗?回答问题一定要积极向上。对着老师的眼睛说话,表现出你的真诚。
所有人结束后,我们就一起在门口等结果,老师们大概商量了20-30分钟就把我们叫进去,排成一排,一个负责老师开始公布前8名的名字以及导师名字,很幸运,我排名第三名,也顺利录取了自己想要的导师(在这里说一下,提前联系自己的导师很重要,最好能见一面,因为你可以通过和老师的谈话大概听出老师是否想要你,这样才能有下一步的准备)。我们录取了的就当场在那里签合同,其他人就离开了。很幸运我能如愿进入天坛医院的大门,以希望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能加油,我在这里等着你们!